文:不旧
来源:《中国冰淇淋》(ID:zgbql1)
“穿着大棉袄在仓库里码货、直播,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接货、送货。”
相信这句画面感十足的话语,也恰恰是当下屏幕前各位“雪糕人”的普遍性日常。
眼下正值7月,也是一众冰淇淋冻品人嘴中的“旺季重头戏”,作为一年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大家也都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多卖冰淇淋,多赚钱。
一线市场的冰淇淋冻品经销商、冰淇淋家批店老板等活跃在终端,将每一支冰淇淋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同时,上游的厂家同样也没闲着,忙着推新品、做营销、拓场景…大家拧成一股绳,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中国冰淇淋》观察到,2025年旺季上演的“冰淇淋大战”,不同于往年的“傻傻分不清”,可以说得上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下,与各位一同探讨。
忙碌的旺季,撒欢的冰淇淋那么在这个夏天,冰淇淋们都在讲什么故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最会抓热点的雀巢。
近日,雀巢冰淇淋正式宣布赞助苏超南京与南通赛区,成为南通赛区合作伙伴、南京赛区官方供应商,以多元产品矩阵打造“观赛清凉生态”:携 8次方、花心筒等爆款产品以冰爽之力”切入这场夏日盛事,一口一粒的雀巢8次方分享快乐,真实添加水果或坚果碎的花心筒带来惊喜,口感丰富的奥利奥冰淇淋和酥脆香浓的脆脆鲨冰淇淋等让甜蜜清凉与赛事完美融合,舌尖的沁凉体验与球场的炽热激情形成奇妙化学反应。
冰淇淋变身为陪伴球迷呐喊,体育赛事的“快乐搭档”。
前段时间,《中国冰淇淋》的朋友圈被伊利巧乐兹与哈利·波特联名推出的新品刷了屏。
作为目前内地唯一一个和哈利·波特IP达成合作的冰品品牌,巧乐兹此次的联名将消费者的期待值拉满。据相关产品介绍显示,新品有苹果凤梨味和抹茶海盐柠檬味两种口味。其中,苹果凤梨味夹心为草莓果酱、内层是苹果味雪糕混凤梨果粒果酱、外壳是带红丝绒曲奇饼干碎的白巧克力脆皮,底部是凤梨味雪泥;抹茶海盐柠檬味夹心为开心果牛油果酱、内层是抹茶味雪糕混蓝莓爆爆珠、外壳是带抹茶曲奇饼干碎的黑巧克力脆皮,底部是海盐柠檬味雪泥。
冰淇淋成为激活了年轻消费者对魔法世界的沉浸式想象的载体。
不仅如此,近日,伊利集团旗下冰淇淋品牌须尽欢与文旅娱乐龙头华强方特举行了品牌战略合作发布会。并推出联名冰淇淋系列。该系列包括三款首发产品:灵感源自国民动漫形象的“熊大冰淇淋”与“熊二冰淇淋”,以及充满梦幻色彩的“城堡冰淇淋”。新品在承袭伊利须尽欢标志性国韵设计精髓的同时,创新融入方特经典动漫元素,为消费者奉上视觉与味觉交织的“尽欢”体验,新产品计划于今年夏天上市。
冰淇淋还是陪伴消费者畅游动漫世界,找回童心的绝佳CP。
可爱多在2025年也同样可圈可点,推出一系列亮眼的新品的同时,备受消费者喜爱的迷你可爱多还携手跨越全年龄段的可爱潮流IP,HELLO KITTY、美乐蒂、库洛米、玉桂狗四款联名迷你可爱多三丽鸥促销装也早已上市开卖,以萌系设计搭配清爽口感,覆盖便利店及商超渠道,精准吸引年轻女性及亲子消费群体,收获了渠道端的好评与讨论。
同样引发社交平台关注讨论的还有上文中提到的雀巢8次方,雀巢8次方携手网易云音乐以MBTI为核心设计原点,将I/E/N/S/F/T/P/J 8种人格字母随机印刷在6款口味包装上,形成“人格探索”的趣味机制,包装侧面印刷的高赞乐评,更是狠狠击中消费者的心巴。
冰淇淋陪看比赛、陪看动漫、童趣满满、彰显个性的同时也在走进一日三餐,成为吃饭的“重要搭子”。
就比如伊利甄稀与海底捞以“火锅加上冰淇淋 美妙升级不会停”为主题展开跨界合作,将“热辣狂欢与冰爽解辣”的感官对冲转化为可复制的美妙升级体验,借势海底捞近千家门店的场景渗透与渠道共融。自2021年起,伊利甄稀便以“解辣场景”为核心切入点,曾牵手四川十大知名火锅品牌深耕“辣味美食+冰淇淋”的消费场景。
此外,2024年,五丰雪糕与怡宝至本清润联名推出的酸梅汤味棒冰以及菊花茶味雪糕两款产品,灵感来自于怡宝至本清润中式草本植物饮料系列。
2025年两者再度携手,华润饮料怡宝蜜水柠檬和华润五丰爽一族联名款棒冰近日上市,冻着吃的蜜水柠檬,冰爽加倍,酸甜对味。地中海柠檬汁,搭配进口蜂蜜,熟悉的酸甜配方,全新的冰爽体验。外层冰壳破裂的瞬间,柠檬清香迸发涌出,冰凉触感从舌尖窜至喉头,留下蜂蜜尾韵。
……
联名、赞助、跨界合作……花样百出的冰淇淋新品背后,是一众冰淇淋品牌铆足了劲儿走向消费者并占领一席之地的“心智之战”。
情绪刚需和情绪“硬通货”众所周知,冰淇淋自诞生之日便肩负着降温解暑使命而诞生。
而我们细细盘算一下整个2025年冰淇淋头部品牌的动作,似乎又不难发现,在众多华丽的宣传slogan中,降温解暑似乎并不是那个被提及的重点了。
冰淇淋可以是消费者线下娱乐时的解馋零食;
冰淇淋还可以是聚会party时的甜蜜buff;
冰淇淋还是职场下午茶、团队犒劳的好选项;
冰淇淋更可以是外出踏春,拍照出片利器;
……
冰淇淋的“情绪属性”越来越浓了。
而这个变化背后,是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正在越来越愿意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满足”付出远超产品成本的溢价。
这也让《中国冰淇淋》想起来前段时间,火遍大江南北的那个拥有巨大兔耳、锋利獠牙的“丑萌”精灵——Labubu。
是的,Labubu没有实用价值,而没有具体的使用属性,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它最大的价值——为消费者搭建了一种身份认同与归属感、情绪共鸣的桥梁。
“无用之用,才是永恒的价值——就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从不更新换代,却承载着人类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今年的公开演讲中曾经抛出这样一句惊人观点,引发了多个行业深思,“如果把Molly的头拔掉是个U盘,大家肯定只买一个,因为会从功能性考虑,已经有了一个,没必要再买那么多U盘。正是因为Molly和Labubu除了情绪价值,一无所用,大家才会一买再买。”
目光拉回至冰淇淋行业,其实也有着可参考的底层逻辑。
《哪吒2》大火,冰淇淋行业到处求购哪吒文创冰淇淋;
奥雪推出的写满吉祥话的“盲盒大雪糕”;
“柿柿如意”、“有好柿…柿子元素在冰淇淋行业的走火;
……
有着“甜蜜王国”之称的冰淇淋行业也确实算得上那个制造快乐的“多巴胺行业”。
“心情不好,吃点甜的。”
我们似乎总是听到这句话,而在生活中也确实总是如此。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集团前任全球总裁马特·克洛斯(Matt Close)
“冰淇淋是一个‘欲望品类’,没有人绝对需要冰淇淋,但很多人都想要吃上一个。”
被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集团前总裁Matt Close曾如此评价的冰淇淋行业自然更是凸显那一份“情绪引导”。
冰淇淋是一门甜蜜生意。
而也正因为甜蜜和多巴胺。
冰淇淋也同样是一门情绪生意。
“当一支冰淇淋被拍照发在社交平台后,它的使命就完成了50%”。
这句话相信各位也都曾有所耳闻。
在《2025年,十大预测》这篇文章中,“愉悦自己,这就是消费趋势”作为趋势之一被提及,“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情绪价值”正逐步崛起为零售行业的重要趋势,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情感连接的关键纽带。”
这两年以来,这份“情绪引导”也正在愈发强烈,冰淇淋在原有的功能价值之外,延伸出了“拿捏人心”的情绪价值顺应了当下消费者借助外部力量获得精神和情绪支持的需求的消费趋势。
似乎,只有“跳出降温解暑的使命”,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个使命。